您的位置:咸阳中医肿瘤医院 > 院内新闻


咸阳田氏中医治疗肿瘤学术流派第三代传承人田少库:中医就是我的信仰
时间:2025-03-14  点击:456  来源:本站  作者:院长
田少库正在给患者把脉。

咸阳日报记者 李石 /图

“你行动好着哩,没必要让娃跟着大老远跑一趟,划不着!”“养儿防老,他不跟谁跟,呵呵。”12月3日上午,咸阳桥北桥头咸阳中医肿瘤医院医患之间诙谐幽默的对答,门诊室内不时发出阵阵爽朗的笑声。

此时,咸阳中医肿瘤医院田氏中医治疗肿瘤学术流派传承人,主任医师田少库,正在给西安市临潼区一位患者把脉。“靶向药过量使用导致胃部不适,这三服药分早中晚三次服用,每次控制在100ml之内,药要煎熬到位,不要把钱浪费了。”每次诊疗结束后,他都会反复叮嘱患者用药细节。

正值中年的田少库,祖籍兴平市赵村镇小田村,祖、父两代都是当地有名中医大夫,从15岁时他就跟着父亲田景丰学习中医知识,耳濡目染,是一个传统的中医世家传承者。

“那时医疗条件有限,主要是中医外科配上中药内服治疗各种疾病。”田少库说,城里通过仪器检测,可村里距离县城40余公里交通不便,许多群众对自身的病症不甚了解,直到有一次,在把脉时父亲发现一位患者的恶性肿瘤经过中医治疗后,效果很好,父亲根据临床经验判断,传统的中医药能对恶性肿瘤进行有效控制,中医研究方向开始从中医外科向中医内科转变。

从医40余年,田少库一直保持着学习习惯。医院会客厅,书架上放着一本中医学基础概论,泛黄的纸张上每页后面都附着稿纸,上面密密麻麻用油笔和钢笔整齐书写着读书笔记,字里行间透着他对传统中医的“痴迷”,100多页的“会议记录”本上,没有任何一场“会议”痕迹,全是他从各种中医学类报纸上剪贴的中医药知识和四处收集来的民间良方。

“这都是如今难得一见的‘宝贝’,七分调理三分治疗。”一边翻看一边介绍,田少库小心翼翼生怕损坏了完整的记录。

1985年开始,他每天坚持收听中央广播电台播发的北京中医函授讲座,如饥似渴地从中汲取中医养分,早早完成函授学业,后又进入陕西中医药大学医学系深造。

从大学毕业后,经过中西医结合的专业熏陶,让他对肿瘤的认识更深一层,也对中西医之间治疗方法的不同心中有数。

“西医看肿瘤靠手术、放疗、化疗,后期复发转移率高,也降低了患者自身免疫力,中医看肿瘤采取保守治疗,与瘤共存,用药量合适副作用小,侧重提高患者自身免疫力。”

在给外国政要把脉过程中,与国外中医同行交流时,他深切感受到中医正在影响世界,这让身为中医传承人的田少库感到很欣慰和骄傲。在他影响下,女儿也逐渐走上中医之路,从北京解放军301医院中西医结合博士毕业后,继续从事中医治疗肿瘤专业。

田少库翻着家族群里女儿每天的“汇报”,显得很“得意”!“娃虽然进步明显,但我结合自己丰富的临床经验,和她深入交流,共同提高。”他说,现在,好多方子是我们父女共同探讨出来的。

近年来,咸阳充分利用中医药产业及人才聚集等优势,采用政府引导、科技助力、企业带动、示范引领、宣传推广等措施,全面推进中医药事业发展。作为陕西省十四届人大代表、咸阳市第九届人大代表,每年省、市人代会上,田少库都准备了中医有关提案。

田少库说,每一位中医传承人和中医诊疗机构都不能固步自封藏着掖着,中医要想发扬光大,必须建设良好互动合作平台,这样患者才能真正受益。

2023年他负责“丹龙消瘤口服液”治疗肿瘤的课题,获国家十四五重点课题支持,先后有二项辅助治疗肿瘤药物申报专利。2024年咸阳中医肿瘤医院田氏中医治疗肿瘤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入选省级中医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建设单位。2024年第七届“中国医师节”他又获得全国优秀中医师荣誉和称号。在成就和众多荣誉面前,田少库很平淡,他说:中医就是他的信仰,能让更多患者少些病痛,是他最大的快乐。

(赵彪、惠科、臧家辉)

审核:刘欣宇 责任编辑:赵彪

来源: 咸阳日报